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策略。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策略(即线性笔记)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刺激大脑四大弊端,而简洁、有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可以提高回报的笔记策略。
托尼·巴赞制作思维导图的要求是,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总之,思维导图采用的手段是“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非线性笔记”,可以用节点、分支、颜色、图标、代码等来描述,注重颜色、线条、联想、想象。
赵国庆如此定义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为推动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他认为思维导图的核心目的,即激发并整理深思。从思维导图的制作及呈现方式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森基于思维导图的表现特征,将思维导图视作一种教学策略应用到课堂中成为可能。首先,思维导图的中心放射性结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组织、优化和整合学习内容,进而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引导学生从一种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深思理由,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性思维能力。其次,思维导图的信息可视化特点使学生能够利用图形、图像、色彩等信息符号来描述事物或表达观点,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
不难看出,思维导图的认知和表征功用契合了教学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与整合的教学情境,英语课堂中涵盖计划、温习、笔记、小组学习、创作、选择、展示等多种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教师可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利用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记笔记,并学会整合笔记,以供后续活动使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中,思维导图呈现的时机并没有一定的原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时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若使用得当,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起到作用。本文以教学设计者、教学制约者、学习推动者三种教师角色为基础,试分析思维导图如何帮助教师有效实现多种角色的转换,达成有作用的教学。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