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姐姐是文艺的一档亲子互动节目“听听糖耳朵”节目的主持人,每天晚上都会在节目中为孩子们讲故事,一讲就是很多年。作为“专门为孩子讲故事的人”,小群姐姐自己的故事是什么呢?
2003年,我从学院播音系毕业,进入,成了一名节目主持人,做过很多类型的节目,周末点歌啊,读书节目啊,甚至还做过一年老年节目。2008年,我在的一次节目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儿童故事的创意节目,没想到,这个创意竟然被一个频道采纳了,于是2009年我就成了“小群姐姐”,开始每天晚上在里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讲就是8年。
我做儿童节目这件事其实让很多了解我的朋友特别吃惊。很多女孩小时候过家家时都会扮演妈妈,很多女孩上中学时看见谁家的小宝贝闪现就会惊呼:好可爱啊!可惜我完全不是这样的女生。有些朋友好奇:“那你怎么做儿童节目呢?”我觉得恰巧是这样一个心态让我能够把儿童节目驾驭好,因为我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
大人总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应该,所以很难蹲下来和孩子平视交谈。但实际上孩子有时不喜欢仰视你,他们也渴望被平等对待,平等的意思不仅仅是“给你一样的”,也包括“要求你一样的”。我这个“大孩子”和“小孩子”接触时真的会想:我为什么一定要哄着你宠着你?我跟你一样,我只是姐姐,我也会提要求,也会告诉小朋友我不喜欢这样或那样,结果就是我们没有距离感。
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让孩子听故事,难免带了一点点期望,期望着他们从故事里学会些什么。一开始我在节目里也会说:“不能别的小朋友啊,我们要做团结友爱的孩子。”但后来我不这样说了,因为这样命令式的方式收效甚微,孩子们也不爱听,再说,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所以我会换一种方式,比如我会说:“小群姐姐晚上也特别不想刷牙,但是长了虫牙真的会很疼,所以还是刷吧。”或者:“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瓶子,好可惜啊,不知道花瓶会不会很疼,而且它碎掉了好可惜,下一次我可一定要小心。”这是分享经验,不是教育孩子,因为我只是“比你们有经验,并不是拿着小教训你的人”。故事的前前后后,我跟孩子们做那样“家常而平等”的沟通。如果你跟孩子玩过过家家,你一定会发现,这种有点“絮絮叨叨”甚至“家长里短”式的语言,就是他们线年我的《毛毛狗的故事口袋》节目诞生,到2016年我转做《听听糖耳朵》节目,8年时间,连我自己都是听旧节目才发现其实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进步很大。很多小朋友会问: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在讲么?难道不是有好几个人在讲么?真的没有。我只是一个人把他们“演出来了”。
现在在网络上给孩子讲故事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太多了,良莠不齐,风格各异。有人像妈妈怀里抱着孩子一样“低吟浅唱”,也有人是大开大合的“朗诵范儿”,我更希望我讲的故事像是“一出戏”“一部声音的故事电影”,是立体的、细节丰富的,让孩子们跟着我进入故事的情境当中一起去经历这个故事。我爱这些故事,所以,当我讲故事的时候,我也乐在其中,自然表达。
每次一个人在小小的录音间里录故事,我都是手舞足蹈地兴奋到不行,常常会有不知情的同事推门被吓到,问我:“你在干嘛?”哈哈,我在“经历”故事,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到这个故事里面去,感受故事里的天气,踩着故事里的土地,闻着故事里的气味,感受故事里人物的情感,然后,把这一切用我的声音表演出来,用我的声音,把孩子们也“拉进”故事里。
播音主持专业训练的是基本功,而播讲故事就是用这些基本功跳舞。能够把儿童故事讲得让小朋友肯定,我认为一方面是我的语言天赋,另一方面是熟能生巧。我讲故事时会看着书,但是不会完全照着念。有些人很惊诧:你怎么讲的和稿子完全不一样?
播音主持里有个专业术语叫“对象感”,就是你在对谁说,讲故事也一样,我们究竟在讲给谁听?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语言能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听到某个地方会有什么反应……这些都是讲故事的人要想到的。作家可以顺笔写“一叶落而知秋”,但这种词孩子是听不懂的。这种情况我就会改成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故事的首要功能是让孩子愉悦,其他的一切都是附着在“愉悦”之上顺带来的收获。所以,把文字或者图画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讲的好玩,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把故事里的长句子拆成符合口语表达的短句子,把难懂的词语换成简单的,把超出孩子知识储备的内容解释一下,讲绘本故事的时候,除了讲“字”也把“画”讲出来。
做儿童节目时间长了,我平时说话也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把复杂的句子拆成简单的,把难的词换成简单的。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是强制自己做,现在我看到文字就会启动“自动简化程序”,不管输入什么样的内容,输出的都是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所以,现在就算把一本从没看过的书塞到我手里,叫我立刻将给孩子们听,我也能分分钟搞定它了。
在我刚刚做儿童节目的第二年,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极深。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一天,他带着他两岁多的女儿走在上,小女孩突然指着边房子的大遮阳篷说:“打雷下雨的时候可以躲在这里,不能躲在大树底下,因为那样太了。”同事吃惊地问她怎么知道的,小女孩说:“是小群姐姐在故事里面说的。”其实当时我完全不记得我在什么故事里说了这样一句话,很可能是我讲到关于下雨的情节时随口说的,但这样一句话竟然如此精准地印在我的小听众的脑海里,成了她生活知识储备中的一部分。就在那个时刻,我深深地意识到,我给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会变成孩子人生故事中或重或轻或浓或淡的一笔。
与我合作多年的一位早教专家蔡景昆老师总是在我的节目里说:“每个人都是别人的。”这句话对我影响极大。我特别相信蝴蝶效应,比如一个开发商昧着盖了一个质量的楼,赚了钱;但开发商到饭馆吃饭时又遇到了黑心老板,吃进了地沟油;而黑心老板去理发店染发的时候又用到了含有致癌物质的染发膏,了头发;理发店老板在一次购房时恰巧买了第一个开发商的危楼。在这个世界上,能量是循环的,有恶性循环自然也有良性循环。有时你做一件好事看似对自己无益,但你的善意会融入良性循环中,最后受益的人还是你。“每个人都是孩子的”。不仅是“”,还是“教科书”。作为一个给孩子讲故事的人,我端正我的三观,注意我的言行,把我所认为的所有关于“美好和爱”的事情放进我讲故事的情绪、声音、眼神、动作里面,传递给那些听我故事的孩子。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