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旁的竹器店里,匠人将手中纵横交织的竹篾翻飞穿梭……这些关于乌镇竹编的故事,成了央视摄影师眼中的精彩镜头。
连日来,央视西班牙语频道摄制组驻守乌镇,在乌镇峰会结束之后仍旧选择留在桐乡,将目光投向互联网时代下的竹编匠人,用镜头感受着“互联网+传统技艺”的魅力。据了解,栏目组将记录下竹编手艺人的故事,节目将于明年年初在该频道综合新闻的《我的2017》系列节目中,让世界感受桐乡传统文化魅力。
“两代乌镇竹编手艺人的故事特别吸引我们,上一代人坚守着传统文化的匠人,而下一代传承者通过互联网让这项技艺走出小镇。” 央视西班牙语频道记者李平介绍,选择这样一个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传统技艺“触网”故事极具代表意义,希望通过竹编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文化元素来展现桐乡举办四届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来的“桐乡故事”。
在央视摄制组眼中,乌镇竹编手艺人钱利淮及其父亲用技艺的链条将小镇时光慢慢链接,又为传统技艺注入互联网元素,让其融合发展,最终让小镇上的古老元素获得“新生”,了过往的刻板印象。
事实也确实如此。钱利淮的父亲钱鑫明是乌镇竹编的非遗传承人,在乌镇西栅景区,那面5米高的巨大竹匾墙就是钱利淮的父母花一个月时间制作的。与整日埋头于竹编的父亲不同的是,钱利淮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重拾竹编手艺,开了家淘宝店、成立“竹芸工房”竹编工作室、了网络直播授课模式,在他的手里,利用互联网让篾条重新焕发活力。
“互联网让竹编手艺以一种柔软的方式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在采访中,钱利淮将竹编艺术形容为一座宝库,而这间宝库的钥匙正是互联网。如今,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钱利淮已和全国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校内设立竹编专业教室,开设竹编课程。在钱利淮看来,更多的游客关注到了这个古镇上的传统竹编手艺,原因很多,其中乌镇峰会的召开肯定是功不可没的。
“古老与未来在乌镇完美融合,这里不仅有乌镇峰会,还有艺术的圣殿和匠心独具的手艺人。明天,真不想和乌镇道别。”完成拍摄后,李平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讲好自己故事的能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今年初以来,桐乡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全球各大主流的版面或镜头中,而第四届乌镇峰会之后,桐乡的城市吸引力再次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据统计,11月1日~12月6日,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558家,约4564篇报道对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及桐乡、乌镇进行了宣传报道。
这些报道涵盖了桐乡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历史人文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座传统与现代化相融合的城市。
12月4日的《》在头版刊登了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的盛况,当天的相关报道更达9篇之多,报道透过乌镇峰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蓬勃态势,同时也阐述了乌镇峰会界上的影响力。
新华网12月3日发表文章《浙江桐乡: 着力打造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向展示了在乌镇峰会的红利之下,桐乡如何紧抓机遇,切实做好大会工作,着力打造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
12月4日的《日报》开设了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刊,用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大会各项主要议程,并在《“推动世界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写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之际》一文中,通过“新蓝图”、“新征程”、“新体验”三方面,回顾了首届乌镇峰会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并通过描述乌镇在互联网影响下的智变,勾勒出让触摸未来之光,与人类共享互联网发展的美好前景。
《新华每日电讯》11月29日刊登文章《千年乌镇:拥抱互联网迸发新活力——探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展示了智慧小镇乌镇在互联网氛围的浸润中迸发出的无穷活力,探索出更多“触摸未来”的可能。
其实,连日来,通过立体的报道介绍,不仅现代性与传统完美融合的乌镇频频亮相,蓝印花布、杭白菊、红烧羊肉、濮院毛衫、蚕丝被、凤岐茶社、马鸣老街等等,这些带有鲜明桐乡印记的元素也大放光彩,让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桐乡在全世界面前进一步“走红”。
一次又一次成为各大的焦点,展示着桐乡不断擦亮,乘风破浪的勇气。从互联网小镇的创业,再到“云上桐乡”的互联网精彩,如今的桐乡已拥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去“牵动”的神经。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