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股票导读 > 正文

各种齐上阵 课堂变得更有趣(图

类别:股票导读 日期:2018-4-17 5:25:48 人气: 来源: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天津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统一使用了“部编版”语文教材。作为教育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结束。同时,小学和初中的“与”以及初中的“历史”学科,也都开始使用部编版教材。而从去年起,部编版语文教材已经逐步在本市使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部编教材给课堂带来哪些变化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总的知识量变少了,每个单元从原来教材的5篇课文减少到3篇,但是古诗文的数量有所增加。课本内容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强调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比如“跟大人一起读书”,就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潜移默化中,孩子的阅读量就会增加。另外,以一年级教材为例,每个单元的文章选用上也有很大改变,删除了一些距离孩子现实生活比较远的文章,增加了不少充满童趣的文章和知识性的文章。像《明天要远足》这篇文章,把远足前一天孩子兴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青蛙写诗》这篇课文,就把逗号、句号、省略号的知识通过形象的描述,得很明白,不显得枯燥。

  部编版教材在阅读量的要求上有很大提升,增加了不少“说”的作业,更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推荐书目也是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完成推荐书目的阅读,就需要家长的协助,这种亲子阅读的作业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监督默写、和签字的作业任务,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

  另外,先学认字再学拼音也是部编教材带给语文课堂的新变化。开学前几周,语文老师每天都会让学生们先认识几个汉字,学习横竖撇捺的基本笔画,从第二单元开始,才逐步教拼音。“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工具”,这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传达给学生的,先跳过抽象难懂的拼音学习,通过对汉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再开始学习拼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曾经用这种授课方式的老师们表示:效果很不错,学生们很积极地边学认字边学拼音。

  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15到20分钟,部编教材在内容篇章上有所缩减,有利于老师们安排集中教学时间。新知识集中授课后,老师们就要开动脑筋多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玩中学、学中玩,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语文能力。像“你指我答”的游戏,学生们在互相问答中,就掌握了新学的汉字;考考家长猜谜语的游戏,不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汉语知识,也能从考问家长中收获自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课文编排也是围绕着这一主旨来安排。有关家庭和亲情以及励志方面的课文有所增加,而且每一个单元的文章组合也是有明确的导向。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在一个单元内,就是要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景,他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而提高审美能力就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篇章的选择上,部编版教材增加了阅读量,精读、自读和课外阅读的板块,会让学生更加重视阅读。比如七年级上学期的名著导读,就安排了学生们读《西游记》和《朝花夕拾》,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大部头名著的阅读要想下来,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督促必不可少。老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对名著进行介绍,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名著的内容,都有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名著阅读,也是与高中语文教学“中国文化经典”的紧密衔接。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还强调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老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是不纳入课时的,而在部编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会占用一定的课时,学生们可以依据设定的话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介,搜集相关信息,在课堂流讨论,并形成小论文,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此外,材还强调了“由读入写”,每个章节的写作环节与这一章节安排的文章紧密相连。精读课文会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写作环节的命题与精读课文密切相关,意在引导学生先“临摹”,写出所见所闻所想。

  因为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作为课堂主导的老师要求就更高了。老师先要对课堂有整体的把握,在备课上投入更多精力设计教学环节,一是要提高课堂效率,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讲授《春》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媒介的转换,引领学生进入美好景色的意境中。此时,课文仅仅是一个载体,学生要提升语文综合素质,老师在教学环节上就要多动脑筋,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新报记者贾林娜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致远投资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