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语文科高考结束,许多浙江考生表示,今年的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太难。该文作者巩高峰也被众多网友人肉了出来,而让大家觉得好玩的是,他自己对于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阅读”无法“理解”,“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6月8日《重庆晨报》)
在看来,考生为之头痛的语文阅读理解题,让原作者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毕竟自己写的文章,自己肯定知道想表达什么。但结果却令跌眼镜。对于此次自己文章入选浙江高考题后,原作者巩高峰表示,等网上有了题目会去做,但预感告诉自己,及格都不太可能。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现行考试体制下,考生在做题时所要做的,不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揣摩出题老师的理解思。然而,别人的想法又岂是这么容易猜到的?不仅广大考生猜来猜去不明白,就连所选文章的原作者往往也回答不上来。以至于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有些作者看了高考卷才知道自己写的小说是什么意思。对此,作家周国平曾公开质疑:“如果标准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答对的,我们就有理由问:所谓标准答案的根据是什么?这种有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能否测出真实的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能力,这种考查形式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则在于理解的多元化和答案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讲,阅读题的答案不应是唯一的,也不可能统一起来。但现有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给了标准答案存在的合,阅卷老师只会根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打分。学生的答案中部分词语在答案要点中有所提及,则给予相应的分数。如果与答案对不上,即使考生回答得再言之有理,往往也得不到分数。
其结果,一方面导致考试套化、程式化,了学生们的思维,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反复揣测出题者的意图,希望自己的答案能和标准答案接近。同时,无助于考查学生们的真实阅读水平、理解能力,也难以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学会鉴赏。
解释学哲学的经典著作《真理与方法》,里面提到了什么叫理解:“一个文本本身确实有一个含义,但这个意思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的、模糊的东西。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有人解读,也把解读的含义带进去了。”对于分析一篇文章来说见仁见智,并不存在什么绝对正确的理解,关键看有无真实感受和见解,能否言之成理。因此,语文阅读题不应有标准答案,而应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