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新京报记者曾专访过汉先生,谈及央视新大楼,汉先生直言:“央视新大楼问题比较多,我不认为那是合适的建筑。汉宝德亦勤于笔耕,著作近百本,创办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数份,著有《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汉宝德谈美》等书。
知名建筑学者汉宝德教授11月20日在台大医院病逝,享寿80岁。
在47岁以前,汉宝德先生是知名的建筑家、建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文化评论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建筑设计作品与著作,并文化资产古迹调查研究、修复、保存先例。47岁以后,汉先生创办自然科学博物馆,启动博物馆与国际间的交流,建立现代博物馆典范。61岁,汉先生又创办艺术大学,规划具有特色的艺术校园,艺术高等教育。66岁,担任首任世界教博物馆馆长,创议全民文化艺术美育与生命教育。
09年,新京报记者曾专访过汉先生,谈及央视新大楼,汉先生直言:“央视新大楼问题比较多,我不认为那是合适的建筑。像那样傲然、超乎城市结构层次上的建筑,我觉得在别的国家不会有。我想说的是,像上述这种建筑的设计机会,是不是应该给外国人去表演?这种东西也不是难到一个什么程度,应该给本国建筑师更多的机会。”
花甲年华,汉先生复拿起毛笔,投入“书道”,书写纸墨天地,认为“书法是生动的建筑,建筑是立体的书法”,至今近20年,创作不懈,独具风格,并屡办书法展览。建筑反映了人类的骄傲、克服地心引力的胜利以及人的意志;书法相对是一种平面艺术,但这两者皆是透过空间与形式的力量,想办法将观念具体化,呈显美学内涵。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共收录十封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涉及建筑的空间思考、具有“通识观”的建筑设计、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建筑内涵、个人风格与建筑传统之取舍、建筑内在与外在视野等方面。作者提出“大乘的建筑观”和“雅俗共赏的建筑观”,青年人采取人文主义兼顾雅俗的美学态度,以入世的从事建筑,只有如此才能完成建筑的社会任务。
《汉宝德谈美》
享誉盛名的建筑学家汉宝德,以“艺术教育救国论”一文轰动文坛,他将美感归结为“文明的基石”,“人类所系”,“一种文化力量”。他以真挚、恳切的文字,结集成这部直指当下荒芜与迷茫混乱的谈美巨著,藉一篇篇生动、的散文书写,引领我们敲开美的大门,学习张开双眼,提升真正的内在竞争力。
《中国建筑文化》
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建筑梳理、研究的,给予文化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建筑笔记》
从时代背景上说,汉宝德老师是胡适之的信徒,相信、、的价值;从在文学创作谈,他主张文字简明易懂,清楚明白,抒情平淡而有普遍性。他以学人的胸怀关注着以建筑为发散点的物理、人文,从建筑的入眼点来解读文化。虽是清浅散文,却能引发层次思考。
────────────
专访汉宝德
────────────
汉宝德:建筑是越有天分越没机会的行业
李渔称人与房子要相称
新京报:本届书展上你的题目是解析李渔的《闲情偶寄》,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个题目?
汉宝德:中国知识自古以来没人谈建筑,大家认定建筑学者就是盖房子的,是匠人,所以我翻遍《二十四史》,都没有看到讲建筑的。而在《闲情偶寄》里,我发现也谈到了一些居室建筑的观点。
新京报:李渔是怎么理解居室美感的?
汉宝德:以居室为例,在《闲情偶寄》里,李渔写道:“房舍与人,欲其相称”这是从人性尺度来衡量的,意思是房子太大太高没什么意思,人与房子要相称。“治宅如作文,创新弄之篇”意思是建房子是需要设计师的。《闲情偶寄》就是告诉我们,你的房子不要华丽,但是要精致。类似的一些与建筑有关的美感谈论在书中还有一些。
新京报:那么对于今天的人们,从美感的角度说,这本书有什么参考价值?
汉宝德:我们今天已经身处一个富裕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改变了很多,我们更多会想到个人生活、想到真正的人生,生活品位、情趣开始变得非常重要。与其把很多时间花在娱乐场所,为什么不回到李渔比较内向的心灵生活?我们应该重新提倡心灵生活的重建。
央视新大楼不是合适的建筑
新京报:对于的国家大剧院、鸟巢、央视新大楼几个新建筑你作何评价?
汉宝德:国家大剧院那个我觉得还可以,因为确实设计这样一个建筑很困难的,地点是一个古老的建筑广场,附近都是传统建筑。人们很容易别人,可是当你站到那个立场时,想法就不一样了。奥运那几种建筑,问题不是很大,那个地方是的,离城中心有点距离,做一点建筑对城市影响不大。央视新大楼问题比较多,我不认为那是合适的建筑。像那样傲然、超乎城市结构层次上的建筑,我觉得在别的国家不会有。我想说的是,像上述这种建筑的设计机会,是不是应该给外国人去表演?这种东西也不是难到一个什么程度,应该给本国建筑师更多的机会。
有天分不一定有机会
新京报:刚才你也说到,其实是不赞成自己的学生毕业以后做建筑师的,是不是也有机会太少的原因在里面?
汉宝德:我是觉得建筑师很难做,今天看到的建筑师,是由多少建筑系学生里才能出来一个两个世界文明的建筑师。要天分要机会,有天分没有机会的人太多,建筑是越有天分越没有机会的一个行业。
新京报:为什么呢?
汉宝德:有天分的部分已经在第一轮竞争中间死掉了,因为建筑本身是一个很商业性的东西,一般的建筑是很商业性的,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机会,先要混出来,第一关就是商人的身份,不是艺术家的身份。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