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讯)眼下在农村,土地流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土地流转后可以让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但是在这几年的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土地流转后,大户经营不善跑路,小农户因此得不到租金,或者大户经营不善不挣钱,撂荒退租的现象也有发生。成都是土地流转最早试点的地区之一,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有什么好办法吗?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成都进行了调查。
农村职业经理人年入30万仅仅是个起点
11月下旬,正值四川农村的农闲时节,一个月前已经种下的油菜苗,静悄悄地生长在地里。田间地头不仅没有什么耕作的景象,连个人都很难遇到。在田里走了半天,我们终于碰到了一位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农民,魏涛。交谈中魏涛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合作社的经理人。
2013年,村里成立起土地股份合作社。乡亲们把村里的400多亩土地,以股份的形式汇集起来,通过竞聘的方式,选出他们认为满意的经理人,来帮助他们经营管理这些土地,魏涛全票通过,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经理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就是种田能手或者是懂技术,懂得农业的技术,同时懂得经营,会经营。那么能够把握市场机会,具有企业家能力和精神的这些职业经理人他来务农,他来帮农民来打理这个土地。
当时27岁的魏涛是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有想法,他也同样是这片土地养育的孩子,深深爱着这片土地。成为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不仅要有乡亲们的全票通过,他也要通过职业技能考试。魏涛给我们看了他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中级职称的他,今年要努力升高级。升了高级,每亩地国家补贴就增加40元钱。
别小看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个身份,魏涛去年的收入就接近30万元。在四川崇州,已经有800多位持证上岗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民是他们的老板,职业经理人要依靠自己的职业技能帮农民一起经营土地。
四川省崇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魏涛:合作社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长期关注四川崇州农业共营制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着,农业共营制解决了土地流转中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土地到底谁说了算。在农业合作社里,土地是农民的,种什么,怎么种,所有的决定都要举手表决,农民同意才能执行。
郭晓鸣:农民的地,农民来选择,农民来经营,农民来管理,农民来监督,这是一个基本。
在魏涛的合作共营的模式里,每年每亩土地除了要给农户500元钱的保底之外,多赚的钱,职业经理人拿50%,20%作为合作社的公积金,剩下的30%再次给农户分红。由于土地集中了,就产生了规模化效益。在魏涛的高标准农田里,绝大多数的种田的工作都由机械来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工和成本。
留出来的20%的公积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农业基础设施等进行投资。去年魏涛在水稻田里养鱼时,招了贼,鱼被偷了不少。为了加强管理,魏涛就从公积金中拿出一万多元安装了摄像头。
魏涛在稻田里养的生态鱼由于不喷洒农药化肥,很受市场欢迎。今年养的黑鲫鱼,已经被各地超市订购一空,它们将被运到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出现在城里人的餐桌上。光这一项,合作社就收入了近4万元。而按照合同,魏涛每多赚一元钱,农户就可以多分三角钱。
魏涛:合作社群众是非常满意的,它账户都是公开的,到时间就拿到了,什么都是公开的,所以群众非常满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崇州的这样一个创新,这样一个实验的话,为我们破解谁来种地,种怎样的地,怎么种地,这样一个难题提供了一个方案。
建个烘干仓储房一年竟然多收入40万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期间,魏涛正挨家挨户要土地经营权证。魏涛说,收完合作社里所有社员的土地经营权证,他就要去办理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证,方便以后贷款使用。
收好了土地经营权证,魏涛开着他今年刚换的车上了路。虽然这辆车拿到手不过3个月的时间,仪表盘上已经清楚显示,它已经行驶了超过11000公里。今天他开着车到了一个精米加工厂。想把稻谷加工成精米在网上销售。
魏涛:我初步估计了一下,大概就是5块钱一斤。一般的稻谷出来的米,就算你精选下来,最多卖个3块钱不得了。
魏涛告诉我们,他不仅要把稻谷变成精米,还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做电商,扩大自己的利润。他甚至连精米的品牌都想好了。之所以有了这个想法,是因为合作社新建了烘干仓储房。
烘干仓储,是土地规模化生产之后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原来一家一户的农田管理方式,烘干粮食可以在自己院子、门前解决,可是当大规模生产,不仅没有场地,也没有人力来进行烘干。
四川的水稻在8月底就开始收割了,但是国家的水稻收购保护价要在10月份才能出台。由于没有烘干仓储设备,魏涛今年的700吨稻谷不得不在保护价出台之前就低价卖掉,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魏涛:一斤稻谷差三分钱,一亩地60元,一千亩地6万多块,这6万多块老百姓又要分多少?
比魏涛下手早一年的王志全已经尝到了烘干仓储的甜头。同样是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他,带领合作社在2015年投资建设的烘干仓储房,今年已经投入使用。
管理着3000多亩土地的王志全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因为有了烘干仓储一项,今年的稻谷就多赚了近40万,算到每亩土地上,老百姓又多分了50元钱。不仅如此这个烘干仓储本身使用的是合作社的土地,国家财政给了一定补贴,剩下的合作社社员集资筹款,烘干仓储产生的收益也根据比例进行二次分配。
王志全:除去成本有17、18万净利润。分了460多户。
土地流转有保险农民再也不怕土地撂荒了
在崇州,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在资源整合后,让土地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农户也能从中获益。目前成都共培训了7100多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走上田间地头,凭借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发挥着自己的一技之长。为成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除此之外,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邛崃还听到了另一种十分新颖的尝试,就是履约保险制度。
邛崃,成都市下辖县级市,距离成都市区75公里,成温邛高速车程约1个小时,这样的交通状况也使得外出务工极为便捷。邛崃市冉义镇73岁村民刘水全刘水全家四世同堂,家里有近20口人,可是现在只剩下老两口还在当地,儿子辈孙子辈们有的打工、有的从医、有的经商,没有一个人务农。刘水全和老伴儿有3亩3分地。他告诉我们,辛辛苦苦种一年,扣除了成本,也赚不到什么钱。所以2011年,当刘水全所在的九龙村要进行土地流转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把土地拿出来交给村集体。
邛崃市冉义镇村民刘水全:宅基地和原来的土地都承包给业主了,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了。
当时,刘水全所在的村统一把20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一个叫金卓的企业。按照合同,公司每年每亩付给农户700斤黄谷作为租金。地不用自己种了,吃饭的钱还有人给,这样的好事听起来挺划算的,但是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由于经营不善,第二年土地就撂荒了,公司找不到人,农民也没有拿到钱。
当时,小小的九龙村村委会院子里站了近100人,说好的租金兑付不了,村民只有找政府讨说法,时任冉义镇镇长的曹光平对那次的事件至今记忆犹新。而这次跑路事件也让他陷入了思考。
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党委书记曹光平:保险之前,我们全镇流转率大约50%都不到,而且还有6个村有两家大的土地合作社跑路的情况。
事实上,土地流转跑路的情况,冉义镇不是个例,在邛崃市,2005年出现首例大规模土地流转单方违约,共计有9宗较大规模的拖欠租金事件,涉及面积约1.7万亩。在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范围内,邛崃承担着52.35万亩的耕地面积。当良田里长满蒿草,超过半数的村庄都有跑路现象出现的时候,谁来耕地、如何耕地,对邛崃来说,就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2014年,当外来资本一再跑路,本地人黄光伦被政府拉来承包土地。
黄光伦:这个塘今年早就把钱赚到揣包里了。销售额1000万以上,利润大概这么多,200万。
黄光伦是村里的能人,像这样的鱼塘,他承包了60多个。而看着黄光伦长大的村民们希望他可以把村里的土地流转下来。为了让黄光伦更有信心接受土地,农民们自愿把流转土地的租金从每亩700斤黄谷降到了500斤。就这样,黄光伦接下了村里的800多亩土地。可是村民们最担心的跑路风险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2015年,黄光伦跟村里签定土地流转合同时,村里为了避免风险,除了缴纳8000多元的担保费外,还要求黄光伦上交租金的30%作为押金。黄光伦先后承包了4000亩土地,每亩土地他需要付给农户800元的租金,30%作为押金,就是96万元。一下子付出近百万元做押金,黄光伦的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加上第一年赔了200多万,家里非常不支持黄光伦继续在种地这件事情上做下去。
如何让土地流转既保护村民利益,又能兼顾大户的利益呢?邛崃市开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破解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风险。2015年,《邛崃市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实施意见》出台,在冉义等乡镇试点土地履约保证保险。具体来说,就是引入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开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产品,保费按土地流转交易额的3%收取,其中农户承担20%、业主承担80%,政府对自愿参加履约保证保险的行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摊50%的保费。
四川省中华财险成都邛崃支公司经理胡斌:我们采用无兜底、无抵押,是全额赔付的,租金假如说是100亩,我们需要800一亩,需要8万租金我们是全额赔付,赔款等待期60天过完以后,我们保险公司直接把款打到农民的帐户上面,也解决了农民不放心把地去租给企业老板规模化种植的念头。
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出台之后,以黄光伦的4000亩土地为例,每亩地3%的保费就是24元,其中的50%由政府以奖代补承担。剩下的50%就是12元,黄光伦作为土地流入方,需承担其中的80%,就是9.6元,农户作为土地流出方需要承担剩下的20%,2.4元。在人均不足两亩地的邛崃,每人只需要承担不到五元钱,就可以保证第二年1600元的租金,而像黄光伦这样的大户,只需要承担32000元就可以不用缴纳近百万元的押金。
3万多元的保费盘活了近百万元的押金,这大大的缓解了黄光伦的资金压力。不仅如此,有了履约保险之后,农户更愿意跟他签订更长的流转合同了。
黄光伦:今年我有了这个履约保险过后,把合同延伸了十年。今年我就投入了十多万,打了六口深水井,我就把我所有的灌溉可以保障,就不误农时。今后每亩的产量最少提高50斤以上是这样的。
黄光伦2014年从400多户手上接过800多亩土地,2016年已经承包了1000多户的4000余亩土地。在邛崃,仅仅一年的时间里,规模化经营的36万亩土地中就有超过18万亩参加了土地流转履约保险。2016年,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面积68万亩,承包土地流转面积25.1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36.78%,比2012年增长了16.5个百分点。
半小时观察:土地流转利益共享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只有流转起来才能提高效率。引导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但土地流转并不是单纯地把土地向大户集中,而是要在流转中促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同时保证双方利益的,能够从而让农民和经营者获得更多的利益,保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履约保证保险都是土地流转实践中有益的尝试。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