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学院始终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提升师生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把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师生继承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教育内容,不断优化语言文字的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中树立正确、科学的语言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语言生活,不断提高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该院成立了专门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学院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组织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检查和评估等工作。该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由分学的副院长任主任,统筹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由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人事处负责人及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任委员,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组织各二级学院开展第一课堂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团委负责第二课堂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和实践拓展工作。
学院自2003年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以来,高度重视普通话测试工作,成立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委员会,由主学工作的副院长任委员会主任。教务处处长任普通话测试站,负责宏观管理和人员培训等事宜。分管考试工作的副处长任副,具体组织实施普通话测试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挂靠教务处,接受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制度完善,经费充足。一是语言文字工作机制有保障。学院领导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时落实国家、省市语言文字工作,将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之中,在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关键顶层设计文件中都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有效地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学院积极强化语言文字规章制度、规划的落实,能够严格按照语言文字工作相关规划设计以及师生用语用字、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计划、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语言文字规章制度中的任务要求和进度安排开展、落实相关工作,并且定期检查落实,学院领导经常亲临现场督查督办。语言文字标准进入职称评聘系统,使语言文字水平成为职务评聘的刚性要求,学院根据岗位需要以及省人社厅关于职务评审和聘任的相关,严格普通话等级达标制度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用情况的要求,普通话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达标者不予以职务评聘。该院语言文字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进入必修课体系,与学生毕业条件挂钩。根据专业特点,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一门语言、文字、文学或文化类课程,每个专业的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达标者不以毕业。在该院,普通话不仅要求成为教学、工作语言,也已成为了师生的日常生活语言。学院要求教师课堂授课必须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对普通话不达标的教师限期整改提升,否则调离教师岗位。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对普通话也有相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交流。通过长期要求,目前该院师生说普通话已经成为习惯,不仅仅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也已成为师生人日常生活语言。二是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示范到位。该院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充分利用站、多、校园网、宣传栏等有利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在校园内设电子屏和语言文字宣传栏,为师生讲好普通话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学院配合每年的普通话推广周活动,精心规划、科学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推普周活动,如组织语言文字主题班会、专题宣传、教师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竞赛等,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写字、作文、朗读等比赛。学院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做到了规范标准,对校内公文、文件、网站等宣传平台的文字使用都严格要求,层层校对,把语言文字不规范率降到最低。学院的牌、标识牌、校训等用语规范,符合语言文字规范,没有发现明显失误,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经费有保障。学院在教行经费预算中,划拨有语言文字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普通话测试员的培训提升、语言文字课外活动开展及日常管理运行等。
--课内课外结合、综合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一是重视引导师生从事语言文字理论研究,提升语言文字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近5年来,学院汉语课教师获批语言文字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资源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办、教育厅项目10余项。通过一系列理论研究项目的实施,达到了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研究能力、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自身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田野调查,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三年,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并获批语言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教育部立项5项。学生从田野调查、申报书撰写、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熟悉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该院不断推出语言文字理论研究。近五年,学院汉语课程教师发表语言文字理论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研究专著8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了4部地方古籍文献的校注整理工作。二是将语言文字类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该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的顶层设计中,在通识教育模块中明确各专业至少开设1门语言文字或文化类课程,目前该院开设的语言文字文化类课程主要有规范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与口才、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经济文书写作、国学经典导读等课程。三是设立语言文字类专业,保障语言文字课外训练拓展。为了保障语言文字课外实训有序开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学院团委的主导下,成立了语言文字社、书法社、国学读书社、辩论社、播音主持社、风华诗社、影视戏剧社、师范技能社等专业,同时为每个委派专业指导教师,开展语言文字专业训练工作,提高语言文字实训效果。四是课外活动异彩纷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该院每个专业必须有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有具体任务安排和人员分工,强调责任落实。在校学生必须参与至少两个专业,并且每个每周必须开展一次全体都能参与的活动。在学院团委的主导下,每个每年必须开展一次大型比赛活动,展示年度工作效果。目前该院主办的大型语言文字类的大型比赛活动有汉字听写比赛、书法比赛、经典比赛、辩论赛、播音主持比赛、文学创作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影视戏剧汇演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既丰富了学生语言文字业余生活,也很好地锻炼、展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五是认真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推动学院语言文字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该院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普通话测试工作委员会积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测试,鉴定学院语言文字工作的水平和成绩,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和发展。
网友评论 ()条 查看